下三门是故事比较少的一门,因为他们都是做生意的人,不太亲自下斗。因为关系近,业务往来密切,所以平三门和下三门都有联姻,比如解家和我外婆就有亲戚关系。
霍仙姑,七姑娘
作为老九门里唯一的一个女人,白沙井的霍仙姑霍婆子可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巾帼不让须眉。
说起霍仙姑,我爷爷得看看我奶奶在不在附近。因为我爷爷和霍仙姑还有一段往事,在家里是敏感话题,必须避开我奶奶,否则我奶奶会揪着我爷爷的耳朵骂:“老鬼,几十年了你还惦记着那个狐狸精。”
不错,霍仙姑确实和我爷爷有过一段暧昧的历史。
因为这个话题不能细谈,所以我不知道这段感情是在我爷爷和我奶奶之前还是之后。如果是之后那问题就大了,我也没法去问我奶奶,她会用打毛线的针打我的脑袋,把我赶走。
当然,事情也许是另外一种情况,也许我爷爷只是和霍仙姑有一些业务来往,但因为霍仙姑太漂亮了,所以才引得奶奶吃醋。
说起来,霍仙姑确实是有这种资本的。从她的外号就能看出来,当时的仙姑就是仙女的意思,说明霍仙姑的漂亮是公认的。而且我爷爷说,她确实配得上“仙”这个字,因为这个女人,有一种让人无法直视和亵玩的气质。这种气质是与生俱来,无法靠后天修炼出来的,看着她的男人,根本没有办法产生什么邪念。
我问我爷爷,他的意思是不是霍仙姑是一个超级飞机场,身材比洗衣板还平?
我爷爷说当然不是,霍仙姑身高一米七,喜欢穿旗袍,皮肤很白,短发,她的气质来自她的眼神,那是一种出世的眼神,清澈得要命,好像从来没有被世俗污染过,看着她的眼睛,她让你做什么事情你都愿意。
我心说,这有点像闷油瓶啊,难道霍仙姑就是变了性的闷油瓶?脑海里的画面就是闷油瓶穿着旗袍的样子。
不过霍仙姑的圣洁并没有持续一生,她三十几岁的时候爱上了一个军官。这个军官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据说在一次舞会上,她的出现艳惊四座,在场人员都看得目不转睛。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这样,给她丈夫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后来,当年的霍仙姑也变成了霍婆子。我爷爷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电视上,风华仍在,气质仍旧是这样,但是毕竟不是小女孩了,总是让人唏嘘岁月的无情。
这样一个女人,我总觉得有点阮玲玉的感觉,怎么也想象不到她会排进老九门来,而且还是排第七。难道她也能下地吗?爷爷说,霍仙姑本来就不常下地,而且他们家里下地也是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类似于之前盐矿里的做法,就是打一个很大的洞,然后倒挂下去,用一种钩子趴挂在墓顶上。这种做法需要柔韧性非常好的人和非常有力量的人配合,所以霍家里当家的都是女人,女伙计的地位也都很高。
霍家也是内讧最多的一家,家族斗争很厉害,霍家女儿不止一个,霍仙姑拿到当家人的地位,非常曲折。
当时霍老太去世之后,几个女儿以及霍老太的几个妹妹,还有堂姐妹,都盯上了这个当家的位置。这意味着霍家势力的重组,所以所有人都观望着。(很简单的道理,你现在做着生意的头目人是霍二小姐的人,如果不是霍二小姐当家,那么那头目人作为亲信很可能就会立即失宠,这时候你之前的关系都白搭了,而后来接替的人,有自己的利益团体,这点好处是不是还会分给你就很难说了。)
为了上位,里面的人必然也会和外界的势力结盟,而霍仙姑的结盟对象,不巧就是我爷爷。所以我爷爷很是知道一些她上位的内情。
在九门提督里,上三门不管江湖琐事,最好什么事情都和他们没关系,所以不太会插手这种事情。平三门和下三门却都很热衷,因为都和自己的利益切实相关。霍家几股势力最希望能提供支持的,是解家,因为解家老爷做事情实在太稳了,而且解家家底殷实,伙计都很厉害,无论是火拼还是玩玩官面上的阴谋诡计,有解家在后面就十分稳妥。
但是解九爷如此精明的人,自然不会被套入局,而且解家家大业大,也不怕你换个当家都不来登门,所以反倒最沉得住气,静观其变。
而陈皮阿四,因为做事太过乖张,所以和他合作会有极大的风险,搞不好自己拼来的基业会被他反吞掉,也没有人敢贸然和他结盟,反倒是陈皮阿四自己蠢蠢欲动,想在其中得点好处。这样就使得形势更加复杂,里面的人既怕他到自己这边来,又怕他到别人那边去。
黑背刀客老六是个神经病,自然没人去找他。而齐门八算齐铁嘴,盘口小,靠着一张铁嘴也不可能让其他人让位,所以用处不大。
最靠谱的反而是我爷爷。狗五爷为人讲义气,在江湖上有比较强的号召力,而且有几个很不错的徒弟都各据一方,手下弟兄也很服帖,下线的实力强大,加上家境殷实。最重要的是,我爷爷和九门其他几个人关系都可以,几方他都摆得平,特别是和解家的关系很好,很得解家老爷赏识。所以几个霍家的姐妹,都派人送过茶帖,想请我爷爷去喝茶谈事情。
至于最后我爷爷为何选择了霍仙姑,就很耐人寻味了,据说霍仙姑是牺牲了一些东西,换取了我爷爷的全力支持。到底他们之间有些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在那个年代,女人之于男人,总是要付出一些凄凉的代价,来换取另一些东西,就算是霍仙姑,美貌也只是一个条件。对于现在的女性来说,这个时代虽然还是如此,但是总算是进步了不少,至少,女人们退一步,后面不再是深渊。
奇门八算,齐铁嘴
奇门八算,齐铁嘴是下三门里一个比较奇怪的人。霍家和解家都是大家族,立足于开创盘口,从蒙东到岭南,霍解两家都有势力。但是齐铁嘴却完全走相反的路线,从很早开始,齐铁嘴的盘口就一个,就是长沙老茶营的一个算命摊。这个算命摊在一个走廊的深处,后面是一个小香堂,给人解签同时算命。有货要拿,交六文钱,算命先生带你到内堂,后面有个很大的厅房,里面全是宝贝。
一般情况下,这种小盘口很容易被淘汰掉,但是齐铁嘴的盘口开了几代,一直生意红火,小香堂火得不行。
有人觉得非常奇怪,不知道其中有什么蹊跷。后来才知道,齐铁嘴做生意有一个奇怪的规矩,就是每个人来买货,他都会给人算一卦,奇门八算是长沙第一算,算得极准,而且只给买货的人算,叫作送算。
这个放到现在来说,就属于差别竞争力或者叫衍生价值。
地里营生和盗卖古董的人都极其迷信,奇门八算名声在外,就算不要货的,都有人为求一算跑来随便买一件。所以这里的生意才会源源不断。
奇门八算被传得神乎其神,那么它到底有多准呢?
新中国成立前夕,有一个掮客来齐铁嘴香堂里买货,什么东西都没看上,却看上了香堂里的一只香炉。
这只香炉并不是古董,可见这掮客眼界不高。当时的伙计请示齐铁嘴,但是齐铁嘴很讲规矩,卖古董的就是卖古董的,怎么会卖香炉,就没应允。然而伙计自己起了贪念,心说香炉才几个钱,我卖给他再偷偷买一个来替换上,那钱不就是自己的了吗?
于是伙计偷偷卖了香炉,又怕齐铁嘴发现,就打发那人快走。当时齐铁嘴看着他,等他来求上一卦,没想到那个掮客直接头也不回就走了,就觉得奇怪。
招来伙计一问,那伙计胆子一怯就全说了出来。齐铁嘴告诉他,这么做,一是冒犯了神灵,二是冒犯了祖师,这是大忌,恐怕要遭报应。
齐铁嘴说这话,那是要吓死人的,那伙计吓得立即把钱全拿了出来,说自己只是利欲熏心,问他有没有什么化解之法。
当时这个伙计正要下村去收租,齐铁嘴推卦一算,不由皱眉,就把刚才卖香炉的钱全部还给了他,让他把这些钱放在身上,把收来的钱放在箱子底,让他带着上路。并且告诉他,那边瓜农当年的田租就免了。
那伙计很奇怪,就莫名其妙上路了,结果到了村里,发现当年大雨,农作物全部减产,瓜农根本交不起田租,就算再想收也绝对收不上来,就干脆免了他们当年的田租。在回来的山路上他遇到了强盗,身上的钱全被抢去了,奇怪的是强盗没有伤他的性命,也没有搜他的箱子就跑了。
后来他回到香堂不久,那强盗就被抓住了,正是村里的一个瓜农。原来当年瓜农的瓜全被雨水泡烂了,那瓜农走投无路,只好落草为寇,却见被劫的是免了自己田租的收账先生,也不忍杀人灭口,又怕他认出自己,只劫了点身上的钱就慌忙跑了。
如果那伙计没有免那瓜农的田租,那么这一次恐怕必死无疑。而如果那伙计身上没有那香炉钱,那箱子里的银子必然就遭劫。
事后伙计问齐铁嘴,这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齐铁嘴就告诉他,这卖香炉的钱,不就是买炉钱吗,买炉钱不就是买路钱吗?意思是这一次出去会碰到劫匪,而劫的就是这买香炉的钱。而那人不算卦,就是卦不算,那不就是瓜不算嘛。你自己造的孽你自己背,但是祖宗念你是初犯,给了你一条后路,你以后要小心做人,不要再犯这种昏了。
伙计服帖,从此再也不敢逆齐铁嘴的意思,而这事情的经过也被传了出去,很快传遍了全城。
小解九
小解九,解九爷,是外八行里唯一一个正统的知识分子,而且还在日本留过一年学。解家是一个楷模似的家庭,不像九门其他人,解家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解家是势力最均衡的一个家族,无论是人手、套路、渠道,解家都不是最出众的,却也是能够用的。
所以解家一直是九门提督里生意做得最稳的,虽然不见得最赚钱,但是一直没有任何风波,谁也不找他麻烦,谁也不找他帮忙。而且解老爷是一个做事天衣无缝的人,一件事情任何的可能性,在发生之前他都会考虑到。而且事先会有对策,这可能也是没有人愿意和他作对的原因。
这种人,一般是平淡无奇的,不会有任何奇闻传出来,要说能有什么可以讲的,只有一件趣闻。
解九爷工于心计,平时最喜好下棋。当时广州有一个棋圣,被一个军官请到长沙,让他斗棋,他同时和八个人下棋,杀得长沙几个棋手都丢盔弃甲。
当时那几年长沙下象棋的人里,下得出名好的,一个是解九爷,一个是我二叔。解九爷是以奇局见长,设局厉害,而我二叔是以解局见长,也就是,一个喜欢攻击,一个喜欢防守反击。
但是我二叔和解九爷是两个时代的人,解九爷下得最好的时候,我二叔还不到火候,所以只有解九爷出面。但是解九爷又不爱露面。
最后决定再开一个一对八的棋局,其中一局由解九爷在幕后指挥,结果让人瞠目结舌,那高人赢了解九爷,却输掉了其他七局。
有几个棋手一直在一边看棋,啧啧称奇。原来解九爷的那盘棋,下得惊心动魄,但是破绽百出,每次眼看就要输了,却又往往被反扳过来,但是反扳之后,优势又不明显,还是被人压着,如此胶着,最后还是输了。
解九爷就对其他人道,这是臣子棋,这是那些棋艺高超,却又不得不和那些地位很高的人一起下棋的人发明的。比如说和皇帝下棋,你必须输,但是又得输得非常艰难,让皇帝认为自己是靠实力赢的。
这种棋力靠临场应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就有人事先琢磨好了很多套路,如何做胶着难下的棋路。
但是,这些棋路一开始就是奔着输去的,其他人就问,为何不直接赢棋圣,好挫挫他的锐气。
解九爷道,人家从广东一直杀到这里,斗棋无数,自然有自己的门道。这种人只挑软柿子捏,如果你八个人里面有一个人棋力和他相当,那么他就会绕过这个人,赢了七个输了一个,也不会丢脸,还是他厉害。这种比赛的方式本身就是个陷阱。
当然此人肯定是有真材实料的,至少博闻强记。因为这种下棋的方法需要非常强的记忆力和对于棋局的熟悉能力,应变力却是其次,所以解九爷先用臣子棋,露出破绽引他入局。对方肯定认为这人棋力最弱,必先攻之欲杀出一个优势,其他的棋路先代为周旋。这是一对多的基本方式,就是不可能保证所有方面都是猛攻,必是几方攻击几方守。几局之内,注意力并不平均。
解九爷就利用了这一点,但是眼看就要赢了,却又下一个奇招扳转过来,始终把这个形势集中在他欲赢却不能赢的境地,看似破绽很多却没有一个能用得到的地步。这好比少女撩拨你的情欲又不让你近身,委实难受。
如此一来,他既不肯放手去输,专心攻其他人,又无法再进一步,拖沓了整个棋局,所谓被一个烂摊子拖死了。
而长沙方面本来就是想下他的面子,如此一赢七输,他面子全无,但是他自己事后反省,又会发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不会想到这是个什么阴谋。
众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当晚喝酒庆祝,很是欢畅不提,但是等众人一走,他儿子却再次问他:老爹,到底是如何?
解九爷大笑曰:“田忌赛马也。”
原来当时每人各在一室内,所以人不分明,那一盘臣子棋,实为另外七个人合下,而其他七盘才是解九爷所下。解九爷棋力在那人之下,如果真的以一对八,也必输无疑,而用这个办法,七人之力必然高于一人,牵制了那人大部分精力,而解九爷招招猛攻,既没有输一两盘的顾虑,又占了那人精力被牵制的便宜,所以最后七局全下。
整件事情既没有人察觉,也没有任何破绽,解九爷设局,破局,斗棋,最后淡过众人的追问,每一步几乎天衣无缝,可见其智之深,其计之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