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龙棺菌《盗墓笔记:十年》|鬼话连篇网,一个分享鬼故事的网站
正在加载下一篇,请稍等...
《盗墓笔记:十年》钓王
第四章 龙棺菌

以往的经验让雷本昌对于整件事情有个预判,溪涧是因为雨水和泉水积聚在山体的凹陷部位形成的,有些凹陷部位非常深,深的程度超出一般的湖泊。水位下沉往往导致溪涧最终会和山体内部的水洞与地下河相连,躲在这种地方的鱼一般寿命很长,容易出现民间所说的“鱼王”。

要钓到鱼王非常困难。一来鱼王甚少到水面上,除非是特殊的天气,气压让水底含氧稀薄,所以要在潭底钓上鱼王,就需要特殊的钓线和钩子;二来有鱼王的深潭一般会被当地人保护起来。特别是福建地区,当地人这种意识很强,很多有鱼王的深潭溪涧边都建有庙或祠堂,逢年过节时人们会将祭品沉入潭底。

能把人拖入深涧底部弄死的,这鱼的个头儿肯定不小,而且能自由垂钓,鱼肯定生活在山中没有人看管的野潭。雷本昌只是不知道当时事发的详情,人是被鱼拖入潭中溺死的,还是另有隐情,于是他多方打听。

当时钓鱼协会还是一个组织严密的机构,他动用关系才找到了一个当事人,花了很多钱说动了那人,从那人嘴里,他听到了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

抛竿连续死亡的三个人,尸体消失在了潭底。他们在被拖入潭底之前都还活着,而且都说看到了什么东西。他们都确认,那并不是鱼,应该是会动的水草一类的东西从潭底深处浮了上来。

雷本昌听后非常兴奋。他虽然不知道那条鱼王的种类,但生活在深潭底、鳞片上长水草的大鱼,年岁估计和一个成年人差不多了。因为传说这种潭底鱼活三十年之后鳞片会转化为甲,也就是学术上说的角质化了,古人说这是成龙之前的变化。鱼的鳞片转化为甲之后,身上容易寄生水草,皮肤就更耐腐蚀了。

于是,他带着自己潭钓的钓具,顺着那人提供的路径,到了这个村子里,并且找到了那个水潭,开始尝试钓这条鱼王。然而,二十年过去了,他钓遍了这里所有的深潭,用了无数的饵料,甚至用浮漂尝试画出整个山脉的地下水道,可连那条鱼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胖子和我都是老江湖,听到这里对视一眼,听雷本昌的意思,为了钓这条鱼,他二十年来一直待在这个村子里。

我心中有所怀疑,一直的失败是不可能让人坚持这么久的,让他待在这个村子里的,一定不是他钓不到这条鱼,而是有其他理由。

胖子把我的疑问问出了口:“冒昧问一下,你这么执着是为了什么?在钓鱼的同时,还发生了什么?比如说,你一不小心,睡了村支书的闺女啥的。”

雷本昌瞥了他一眼,显然非常看不上他,冷冷道:“我就算看上了村支书闺女,他也留不住我。我为什么留在这里和你们无关,我现在就是要你们帮忙。我已经无限逼近这条鱼了,就差一步了。”

我看到雷本昌眼神暗淡了一下,知道雷本昌有心事,于是按住胖子让他不要追问了。

听到这里,我大概相信雷本昌的话是真的,虽然内容荒诞不经,但我已经能很轻易地分辨别人话中的真假。

天下有各种痴,有人为了一个谜题可以不计一切,有人执着于钓鱼又有什么不可呢?不奇怪。

胖子搓了搓手:“大爷,你刚才说要我们去盗一个冢,为了里面的鱼饵,这是怎么回事?”

雷本昌说道:“你们知道一种叫作龙棺菌的东西吗?”

我扬了扬脖子,龙棺菌是民间叫法,其实就是棺材里长出来的灵芝,传说尸体入殓之后口喷鲜血生出的灵芝,倒长在尸体的面部上方,可入药。因为太过罕见,所以其实它们到底有什么用谁也不知道。

我看向闷油瓶,他仍旧没有什么反应,似乎对于这些名词已经完全失去了兴趣,只是看着自己的手机。我和胖子花了很长的时间帮他养成了使用手机的习惯,他的手指很长,操作手机的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样。

这种感觉和当年很不一样,我时常觉得陌生,但时代就变成了这样。我去盐源拿青铜器的时候,当地一些土得不能再土的老乡用的也都是智能手机了。青铜器再也不会直接拿给你,而是先让你看照片。

我去七星鲁王宫的那个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

“这东西是鱼饵?”胖子追问。我收回心神,弹了弹烟灰,皱眉道:“你有什么根据?”

“这二十年里,如果不是有所发现,我也不可能坚持这么久。我能坚持下来,是因为我找到了一本当地的渔书。”雷本昌转身拿出了一本复印本子。

中国写鱼的书大部分出自福建,福建本地有渔志很正常。雷本昌这本渔志来历不明,但其中有一段记载,是关于当地一个村落用地网捕鱼的故事。所谓地网捕鱼,就是把一种特殊的渔网抛入地下河中,捕捉地下河中的鱼类。这不是什么新鲜事,1965年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里就有详细的记载。

在这部渔志中,有几句话提到了一种鱼,就是身上长水草的那种鱼,说要钓这种鱼,需要龙棺菌做饵料,因为此鱼“常年食落潭尸”。这种鱼喜爱浓烈的尸臭,而刚出棺材的龙棺菌尸臭极重。


目录
首页
专题
TOP

目录 共102篇

正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