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出发《盗墓笔记:十年》|鬼话连篇网,一个分享鬼故事的网站
正在加载下一篇,请稍等...
《盗墓笔记:十年》钓王
第十章 出发

黑瞎子的朋友圈几乎从不更新,没有人知道他在做什么,但就在刚才,他发了一张图片,上面写了一个“穷”字。文字写的是:“开年接活儿,等开饭。”

我和小花同时点赞,但都没有任何表示。

我在村里的屋子其实很大,我安排好了房间,让他们开着电热毯各自睡去。回到我自己房里的时候,已经快凌晨4点了。缓慢地洗漱后,我躺倒在床上,这才意识到在这种极度的从容下,我的内心是激动的。

我合眼就睡着了,一觉睡到了中午12点,醒来的时候发现他们已经开了第二场麻将,胖子刚刚自摸了今年第一把十三幺。

我用温水洗脸后走到院子里,外面空气冰冷,整张脸冒起水汽。小哥翻出了我们之前的一些装备,在检查是否还耐用。

晚上7点左右,我爹妈、二叔、小花和秀秀都离开了,他们还有自己的拜年项目。我们送他们到了镇上,回村的车上,又只剩下我们三个人。晚饭时我曾和二叔聊了一会儿,二叔也没有为难我,只是让我想想,我爹妈再过几年怎么办。

还是胖子开车,我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拿起手机,点开了雷本昌的短信,里面是集合的地点、时间和可能需要我们自己准备的东西,并没有新年祝福。

车里的人都不说话,接这趟活儿对我们这些退休人员来说,多少有些羞耻。我仍旧没有找到我们接受的核心原因是什么,特别是小哥接受的原因。不过我总感觉,他是想让我看到什么。

时间飞逝,接下来的几天我和胖子做了一些恢复性训练,至少让自己的关节能适应跑跳的状态。我也照例做了一些研究,把老头发给我的东西做了一下整理。胖子把老头的腊肉都炒着吃了,按照道理,这些就是定金,我最后反悔的机会都没了。不过,腊肉味道还不错。

到了时间,我们在镇上会合。镇上很多店都陆续开张了,老头开着拖拉机,装着他的钓鱼装备早早在早餐店门口等我们。我吃着鼎边糊(又叫锅边糊,福建特色小吃)看他拖拉机里的东西,就知道他确实是行家里的行家,虽然里面很多装备都是现成的,但都经过了改装。

好的改装不会让人有违和感,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你一眼看去,从本能上就能感觉到这种改装是有效的,即使做工非常没有美感。

开着拖拉机我们往山里走了十四个小时,在雷本昌安排的农户家落脚歇了一歇,再开拖拉机往一个偏僻的山村前进。我听过那个村子,我一般管这种村子叫断头村,因为村道到了这种村子就没有办法再往后延伸,这种村子往往背靠着大山,或者距离下一个村子很远。那个村子背后靠着武夷山的余脉。

开到村道的尽头,前面是田埂,田埂的尽头是一片林间坟地——现代的水泥坟墓。我们下了拖拉机往里走,过了坟地就是野山,山上的林子很柔和,既没有参天大树,也没有特别诡异的密林。我们在其中穿行,看到很多地方还有荒废的碎石台阶,再往前就看到了武夷山的山影。福建并没有真正的无人区,我们走了半个小时爬上一个山头,放眼望去,看到一片绿色的山岭,刚觉得有点儿意思了,结果再过一个山头又看见梯田,说明虽然是深山但还是有人耕作。这么重复了两三次之后,我们才算真的进到山里。

老头说的深潭并不算太远,几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到达。这里山势奇伟,到处都是瀑布。我还以为雨村瀑布的密度已经是最高的了,但此山中溪水、瀑布、深潭组成的水系让人目不暇接。胖子每过一个潭口都会提问,老头都会耐心地回答潭的名字,有什么来历,有什么鱼以及他什么时候来过,来过几次。

老头落步稳健,毫不犹豫,看得出对这一片非常熟悉。

到达那个深潭的时候,我才发现它和我之前想的完全不同。这个深潭位于一块巨大山岩的下方,山岩像个鸭舌帽子一样正好盖住了潭面。潭面大部分都在岩石的阴影下,只露出一个边。我们从山岩下到潭边才知道当时的人为什么要走下潭去,因为最深的地方在山岩下方的最里面,他们只有涉水到那块石头下面,才能把钓竿甩进潭底。

因为阳光很好,所以能看到这个潭水浅的地方的底部有几块巨大的山体岩石,被水腐蚀出了一圈一圈贝壳一样的纹路,感觉很滑的样子。

我们放下装备,在附近扎起帐篷。老头照例准备下一钩,他已经把龙棺菌碾碎了拌在自己的豆饼和虾酱里。但按照闷油瓶的推测,这肯定没用,因为没有特殊天气,那条鱼绝对不会从地下湖游上来。闷油瓶四下观望,查看周围的山势,我问他在找什么,他没说话,胖子说道:“你手艺退步了啊,一看就知道小哥在找石场,山中筑墙,必然就地取材,你看这里山头缺下去一块,所以修建下面那座墙的旱道必然就在不远处。”

老头在潭边跪了下来,点上三炷香插在乱石中。我点上一根烟,忽然意识到老头有事情没告诉我们。


目录
首页
专题
TOP

目录 共102篇

正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