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子母湖《盗墓笔记:十年》|鬼话连篇网,一个分享鬼故事的网站
正在加载下一篇,请稍等...
《盗墓笔记:十年》钓王
第十八章 子母湖

我们在入口处插上一个无线电信号机,作为入口的记号。四个人打开无线电对讲机,测试了噪声的强度,然后开始在狂风中往前找湖。

我现在仍旧无法明白这个巨大的地下山洞里曾经发生过什么,由青铜管下来,这里的地质结构我就无法复原。从老头的叙述来看,这地下应该是一个巨大的地下湖,地下湖的中心有一条人工建造的石墙把湖隔成了两部分,但我们下来之后,发现了建造石墙的材料,却没有看到湖。

难道这块盐原就是原来地下湖泊的湖底吗?我心想,湖水已经干涸了?刚才出来的时候,我还觉得自己听到了水声,后来发现那声音都是盐粒刮过盐原的摩擦声。

老头一脸迷茫,走几步就会茫然地看着四周。胖子拍了拍他,让他淡定一点儿。

“我们现在在哪个位置?”我问胖子,他对这种爬上爬下的折腾,脑子要清醒一点儿。胖子就和我说:“咱们现在应该是在山里,这条青铜管进入岩层之后,往下的趋势就放缓,但是横向的趋势加大,所以与其说我们一直在往山的底部走,不如说一直在往山体的内部走。”

这推论是符合逻辑的。胖子道:“咱们盘算一下,别瞎走。”他用脚把我们脚下的浮盐抹掉,坚硬的盐面露出来了。他拔出罐子,在盐地上画图。

“普通的地下水系是怎么样的?首先,山中有很多水潭,里面的水来自四面八方的高山流水。水这种东西,就是一个道理,从高处往低处走。武夷山顶上的水往下流,有的就积在水潭里了,但这个水潭里的水,还得往地下走,怎么办呢?它就往岩石的缝隙里渗入,这些渗水缓缓地往下渗透,遇到地下的洞穴,就开始滴落、汇聚。无数个水潭同时这样,就形成了地下的小溪,小溪再汇集就会变成地下河或者地下湖泊。”

我点头,他继续道:“但是按照这个道理,这深潭里的鱼,总有一天会被捞光。事实上,很多深潭里的鱼源源不绝,鱼从哪儿来?古人就开始传说了,什么连着海眼啊,连着龙宫啊。到了近代,有人给出了科学的解释,说是这种深潭连着地下河。但问题是怎么连?地下河要在水潭的下方,那你在潭底打个大洞,潭里的水就全流地下河里去了,所以,大部分人认为这种潭在上、地下河在下的地下水系是不对的。大部分时候,地下河不是在水潭的下方,而是在水潭侧方的大山内部,两者水位是一样的,这样水下有洞连着就很合理了。”

我继续点头,我家里有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在我的印象中里面也是这么说的,而且里面的问答,还引用了许多毛主席语录。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子母湖。”胖子说道,“我们看到的深潭是一个子湖,在我们看不见的山的内部有一个高度一模一样的母湖,二者在水位以下有通道相连。母湖的水平面以上,有旱洞连通地下河的旱洞,这些洞穴都在水位以上。地下湖水位上涨,涨过平时的水位线把这些旱洞淹没,那鱼和水就会从地下湖灌入母湖里。鱼还可以从母湖游到子湖。”

把地下河换成地下湖泊也是一样成立,从逻辑上说,这两种情况其实是一种情况。这条古青铜鱼道往山内延伸是正确的,按照趋势和逻辑,我们确实已经到了地下湖的所在。之前我们看到深潭的位置,应该是在这个山洞的侧面某处。

如果地下湖泊干涸了,那么肯定是出现了什么地质巨变,老头要钓的那条鱼肯定早就死了,或者变成了巨型的咸鱼。

“他娘的就在这儿,湖呢?”胖子挠头,挠了一手盐粒子。

我抽了一口烟,烟都是咸味的。我看着胖子画的图,皱起眉头:“等等,风从哪儿来的?”

封闭的山洞里是没有风的,如果山洞通着很多地方,气流才会涌动。这很符合胖子说的第二种情况——子母湖。这个巨大盐洞的上方可能有很多旱洞,和整个山体的洞穴相连。风是从这些洞里吹进来的,而这里的风非常紊乱,这非常符合推断。

继续往前探索,我已经被吹得蒙了,嘴唇咸得开裂,眼睛里、鼻孔里全是盐粒儿。用胖子的话说,再走下去我们的肺就被腌熟了,但仍旧没有水的迹象。

我们坐在地上休息。我看着盐原,听着像水声一般的盐粒声,心想,这里简直就是盐的海洋,如果这里曾经有湖,这么咸的水,鱼能活下来吗?

想到这里,我灵光一闪,盐海盐海,那个湖会不会在我们脚下的盐壳下面?我趴在地上,把耳朵贴近盐原,但听不到下面的声音。我的动作让胖子也醒悟了过来,他拿出地质锤敲了敲盐面,盐面很厚,纹丝不动。


目录
首页
专题
TOP

目录 共102篇

正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