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骇人的儿童 玩具与死亡《地狱书单》|鬼话连篇网,一个分享鬼故事的网站
正在加载下一篇,请稍等...
《地狱书单》
第二章 骇人的儿童 玩具与死亡

假如你刚搬进一幢屋子,发现地下室里塞满了古旧的服装假人,快跑。假如那是个装满了小丑木偶的“玩具房间”,千万跑得再快一点。因为比孩子更可怕的东西只有他们的玩具。在《孩童的看管者》(Keeper of the Children ,1978)里,护林熊用斧头把整幢屋子砸成废墟,女巫牵线木偶操起一截栏杆当棍棒,百货商店的服装假人拿着高尔夫球杆出现在大门口,超级强壮的稻草人大肆杀戮,留下“小扫帚把般的脚印”。家里的老狗最后撞破二楼窗户一跃而下,宁可在死亡中寻求安宁,也不愿承受玩具盒里的这份恐怖。

假人恐惧症,从未被女巫木偶追杀过的书呆子给我们对酷似人类的无生命物体(木偶、机器人、服装假人、洋娃娃)的非理性恐惧起了这个名称。可是,假如它们真的能够杀死你,真的渴望这么做,你还能称之为非理性恐惧吗?引自达菲·斯坦(Duffy Stein)的《鬼童》(Ghost Child ):

牵线木偶一蹬木腿,顺着墙壁向前蹿去,就像弹簧猛地松开:充满活力,仿佛恶魔,这是一支正在作战的军队,它们的面容犹如嘶喊的面具。它们的布制身体淹没了女孩,捂住她们的鼻子和嘴巴。它们的操纵线像毒蛇般缠绕女孩的脖子,收紧,切开皮肤,割断血管和气管,勒死并斩首了它们毫无抵抗能力的受害者。

0009700373
《鬼童》,达菲·斯坦著。《午夜之后》,查尔斯·L.格兰特编。

小丑木偶固然糟糕,但真人小丑更加可怕。从无法记忆的遥远过去开始,人类最凶恶的自然捕食者就是小丑。斯蒂芬·金在《它》 [33] (It ,1986)里用潘尼怀斯吓倒了无数读者,但早在许多个世纪之前,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就已经学会了听见噼里啪啦的小丑鞋脚步声就落荒而逃。

十六世纪的即兴喜剧中出现了无法无天的丑角,随后是十七世纪疯狂而暴力的《潘趣与朱迪》木偶剧,两者的后续产物是嗜血的江湖骗子。十九世纪见证了第一个涂白脸、全身戏服的小丑,他在英格兰名叫约瑟夫·格里马尔迪,一个遭到可怕虐待的孩子长大后成为小丑,四十五岁时就因为早年受损的关节开始崩溃而退休。他的儿子同样以小丑为业,三十岁就酗酒而死。法国的第一个小丑是让-加斯帕尔·德比罗,他曾在街头将一名儿童殴打至死(法庭宣告他无罪)。

小说中里的小丑热爱杀戮。埃德加·爱伦·坡的《跳蛙》 [34] 里,被迫当小丑的侏儒将国王和七名弄臣活活烧死。《丑角》(Pagliacci )奉献了歌剧中最著名的小丑,一个可怜的废物,在舞台上活活刺死妻子。八十年代初,小丑恐惧症在波士顿、奥马哈和匹兹堡爆发,因为有流言称小丑将儿童抓进了白色面包车。

小丑是平装本恐怖小说封面主题的三邪之一(另外两个是骷髅和玩偶),然而有致命小丑出演的书籍却并不多。恐怖小说里一些独一无二的浑身血污的家伙出现在艾伦·瑞安(Alan Ryan)的《死白》(Dead White ,1983)里,这个迷人的圣诞故事讲述了杀人小丑乘马戏团死亡火车来到一个白雪覆盖的卡兹基山区小镇。呼啸风雪遮盖了他们的身影,绝大多数时候小丑留在后台,仅仅现身了几次——但这就足够了。“伊万·海兰德最后看见的是眼睛圆睁、嘴唇猩红、咧嘴狞笑的小丑面容和两只伸向他头部的大手。”还有“小丑的狞笑瞬间变成了欢乐的微笑。它收紧扼住莎莉咽喉的双手,然后将她的头部拧向一侧。”杀人小丑的戏份再多一点,封面就必须加上警示标志了。

假如让本章里挥舞匕首的幼儿园小童、有心灵感应能力的预科生和爱杀人的高中生拍一张全校合影,《小丑之声》(1982)应该是站在稍微靠右位置上那个满脸凶相的六岁女孩,她盯着镜头,抱着小丑娃娃。她叫劳拉,一眼就能看穿你。无论你企图耍什么把戏让她喜欢你,她和她的小丑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00193

《死白》的实验性封面让你惶恐不安,并巧妙地隐藏了咯咯怪笑的杀人小丑大军。

0038300185

在平装本恐怖小说这个行当里,小丑玩偶(左《小丑之声》) 和普通玩偶[右《杀戮》(The Kill )]是最难打交道的封面模特。

劳拉住在俄克拉荷马州,跟着重新成家的父亲,她有个自从生下来就陪着她的洋娃娃。它属于忽然出现在摇篮里从此她就再也离不开的那种童年安全感物件。可是这东西有个问题:她的小丑憎恨她母亲。

唔,好像有点令人不安。劳拉的母亲多年前自杀身亡,父亲的新妻子完全就是个童话里传统的邪恶后妈,尽管她似乎并没有做任何恶劣到足以激起小丑义愤的事情。后妈强迫劳拉去上一年级(结果非常糟糕),劳拉和小丑宣布全面开战。他们从装神弄鬼的伎俩开始;后妈怀孕并生下劳拉形容为“尖叫的烂泥崽子”的婴儿,情况彻底失控,有些时候你不得不放下这本书,出门转转缓口气。

后续章节提到一些美洲原住民的神秘玩意儿,但在最后几页的残杀之前,通往地狱的高速公路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缓速块。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有关儿童的道理:你受不了他们,你杀不了他们。但他们肯定能杀死你。

有时封面上的玩偶象征着附体[《附体》(Possession )]或一般性恐怖氛围[《玩偶城堡》(The Doll Castle )、《黑暗伴侣》(Dark Companions )]。但是在《替身》(The Surrogate )里,一个真正的玩偶喜滋滋地勒杀人类,《谁来和我玩》(Somebody Come and Play )里的鬼魂孩童用满满一屋子按性别区分的玩具将孩子引诱进它们的房间:玩具屋和厨房模型给女孩,英雄人偶和玩具汽车给男孩。在《孩童的看管者》里,喜滋滋地屠杀人类的不只是带斧子的玩具熊,还有女巫牵线木偶、稻草人和拿高尔夫球杆的服装假人。

0037700171
《附体》,西莉亚·弗雷姆林著。《黑暗伴侣》,拉姆齐·坎贝尔著。

00351

《玩偶城堡》,玛莎·莫尼格尔著。

0025900031
《替身》,尼克·沙曼著。《谁来和我玩》,克莱尔·麦克纳利著。

00359

《孩童的看管者》,威廉·H.哈拉翰著。


目录
首页
专题
TOP

目录 共79篇

正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