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魔怪 恐怖走向本土《地狱书单》|鬼话连篇网,一个分享鬼故事的网站
正在加载下一篇,请稍等...
《地狱书单》
第七章 魔怪 恐怖走向本土

尽管时常有滴着黏液、长着触手、散发恶臭的外国怪物偷偷溜进美国,藏身之处从博物馆货物、旅行者的背包、可卡因包裹到美国公民的子宫,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最可怕的怪物其实还是来自我们的土地。面对现实吧,阿米蒂维尔恐怖之屋的底下不是古老的韩国餐馆,而是印第安人的坟丘。

1975年,苏格兰人格雷厄姆·马斯特顿(Graham Masterton)出版了他薄薄的处女作《曼尼托》(The Manitou ),讲述一个年轻女人如何被后脖颈的轻微肿胀折磨。医生发现那根本不是肿胀:凯伦的脖子怀孕了!三百岁的美洲原住民巫医米斯夸马库斯向屠杀他整个部落的荷兰人复仇。米斯夸马库斯是古往今来最邪恶和最强大的巫医。他阴魂不散,在续集中带着一大群巫医卷土重来,举行新的盛大庆典,保证有“二十四小时的混乱、屠杀和折磨,印第安人在这一天报复几百年来遭受的背叛、残杀和奸污,全都在一场大屠杀之中。”不如咱们就叫它“逆哥伦布日”吧?

0000500338

《曼尼托》,格雷厄姆·马斯特顿著。

00041

《曲树》,罗伯特·C.威尔逊著。

《曼尼托》的巨大成功(作者的更多情况可见下一节)提醒了恐怖小说作家,威胁不仅来自海外的魔怪,咱们脚底下的那些也同样危险。我们干掉所有的美洲原住民,但万一没杀干净怎么办?尤其是其中特别愤怒的那些?另外,源自美洲印第安人的魔怪是我们自己养殖的怪物,已经成熟得可供采摘了。这是一场恐怖小说的淘金潮,释放出的部落怪物和精灵足以开一场文化多样性研讨会,把大众市场平装本的水池搅得一片混乱。

《纽约时报》的推广文章称畅销书《曲树》(Crooked Tree ,1980)是“一部极其紧张的惊悚小说,作者做过缜密的背景研究,将美洲原住民的信仰处理得既扣人心弦又令人尊敬”。这么说似乎扭曲了“尊敬”一词的定义,和许多这类小说一样,作者罗伯特·C.威尔逊(Robert C. Wilson)花了大量篇幅指出,这个邪恶的巫医——他附体一名女性,把她变成熊人,吃露营客,将他们的舌头存在一个可爱的皮革口袋里——并非来自我们所知的任何部落,而是一个古老得多的部落,比今日存在的任何一个部落都要古老许多。同样起源的故事也出现在《图腾》(Totem ,1989)里,邪恶的灵师引诱建筑承包商侵犯部落古老的坟场,让他们把自己钉死在测量杆上。《阴影之眼》(Shadoweyes ,1984)里的小怪物也是如此。大部分这类小说的开头都是古老的原住民坟墓遭到侵犯,葬篮被人从悬崖上踢下去,木乃伊化的尸体被砍掉脑袋。然后没多久,白人就开始做噩梦或者觉得必须找到一个通晓“古老方式”的什么人。

美洲原住民怪物被描绘得和海外魔怪一样恶臭,但往往会附体普通动物去完成见血的任务:疯狂的花栗鼠、用后腿直立行走且有一双“死眼”的郊狼、满脑子阉割念头的灰熊、嗜血麋鹿、响尾蛇军团,以及《恶魔的呼吸》(The Devil's Breath ,1982)中企图用排泄物淹死白人的鸟群。对美洲原住民的大规模屠杀是这个国家的原罪,因此这些故事浸透了力量超强的愤世嫉俗,还有市长、记者、执法人员和土地开发商酝酿的阴谋,他们想留下他们偷走的文化,在神圣的土地上建造高级公寓,对文化往往极其不敏感,而且为非作歹从不受到惩罚。

00348


00376《图腾》,伊伦·M.艾利著。

就好像原住民文化在主流小说里还不够刻板印象似的,它们也成了生长魔怪的肥沃土壤。

你很希望在这些小说里看到隐藏的深度,然而书里很少有角色进行自我剖析,作者也几乎不会去触碰故事中可疑的道德立场:我们已经屠杀了活着的美洲原住民,现在又要抹除他们鬼魂(尽管有些嗜血)所遗留的那一丁点痕迹。《骷髅舞者》(Skeleton Dancer ,1989)是少数敢于提出更深刻的问题的小说之一,例如:“为什么骷髅要抓走我们的儿子?”问得好。

上文中的骷髅是赤身裸体、喜欢同性的不死者;和平常一样,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已知的部落,而是自称“勇敢男人—男孩”。他们通过吸取男性祭品的血液(或精液,作者在这一点上语焉不详)保持永恒的生命,他们的首领——就叫“首领”,厉害吧?——被一对有超感官知觉的双胞胎兄弟(首领和他的双胞胎兄弟也是如此)唤醒,他们于是起死回生。事实上,首领是个好心肠的骷髅印第安人,他想接纳双胞胎兄弟进入他的不朽部落,这样兄弟俩就可以永远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被分开了,不像他和他的双胞胎兄弟。他还打算复活勇敢男人—男孩部落的其他成员,然后去杀死所有白人,所以你看得出他生活在某种灰色地带之中。可惜这本小说里的白人不知灰色地带为何物,他们用战术小队干掉了所有骷髅印第安人。最后一段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勇敢男人—男孩全都死了;有几个在地下洞窟里沉睡,等待其他有心灵能力的双胞胎去唤醒他们。这是一场暂停的世界末日,也正是这个子门类的特征。

00371

《丘马什》,加里·汤普森著。

七八十年代,人们对启示录式的全球毁灭感到越来越不安,而大灭绝这种语言说得最好的当属H.P.洛夫克罗夫特。他是第一位在非宗教性语境中探讨世界末日的恐怖小说作家,催生出一类用完全世俗的用词毁灭全人类的恐怖小说。难怪《曼尼托》里的米斯夸马库斯没有企图单枪匹马杀死全人类,而是策划召唤洛夫克罗夫特的伟大远古种族(Great Old Ones)来替他完成任务。

几十年以来,末日战场的持续供应一直在消耗读者的耐心,无论那是蕾切尔·卡森1962年在畅销书《寂静的春天》 [58] 里预测的环境崩溃,还是在1970年畅销书《消失的伟大地球》(The Late Great Planet Earth )里描写的终结时刻。1980年代人类最大的威胁当然是核战争,它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似的悬在这颗星球之上。这个时代的男性冒险平装本充满了坚忍不拔的战士,他们跋涉穿越核大战后的废土荒原,领导抵抗力量反击入侵的苏联军队(C.A.D.S. ,1985),与可怕的变种怪物战斗[《凤凰》(Phoenix ,1987)],率领义军推翻压迫人民的美国政府[三十四卷本的《灰烬》(Ashes )系列,从1983年开始出版]。但是,说来奇怪,在恐怖小说平装本里,最接近核战末日的居然是美洲原住民的诅咒。

这些诅咒有能力造成大规模毁灭,受到打扰前一直在地下平静地做着美梦,它们被描述为现代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他们释放它只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在《丘马什》(Chumash )的结尾,马里布海滩被印第安诅咒摧毁,三万人失去生命,留下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巨大的 “爆炸区”。它和脏弹造成的核辐射废土不无相似之处。

这些小说的尾声往往发生在某个地下墓穴或洞窟,土著人的摧毁性力量被关在这里,但不可能真的毁灭,白人主角往往要为此付出巨大的牺牲。它们就像装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地下发射井,美洲原住民的诅咒被暂时封存和休眠,在黑暗中不安稳地休眠,随时都有可能苏醒并毁灭一切。

00240

《骷髅舞者》,艾伦·欧文著。

渴望复仇的原住民鬼魂到底想要什么?也许是几个伙伴(《骷髅舞者》),也许是一场末日(《丘马什》)。

0009500403
《熊径》,琳内·萨洛特和汤姆·佩尔蒂埃著。《钦迪》,布拉德·斯泰格尔著。
0001900221
《萨满》,弗兰克·科菲著。《克奇那》,凯瑟琳·普塔切克著。

北美洲土生土长的魔怪故事奉献出了诱发疯狂的幻觉[《熊径》(Bearwalk )]、能变形的鬼魂[《钦迪》(The Chindi )]、半融化的巨人[《萨满》(The Shaman )]、造梦玩偶[《克奇那》(Kachina )]、金色眼睛的迷你杀人狂(《阴影之眼》)、阿兹特克炼金术士[《银骷髅》(The Silver Skull )]、食人侏儒[《十个小印第安人》(Ten Little Indians )]和白银覆体的兔神[《灵魂行走时》(When Spirits Walk )]。

002260032900026
《阴影之眼》,凯瑟琳·普塔切克著。《银骷髅》,莱斯·西蒙斯著。《十个小印第安人》,E. 帕特里克·默里著。

00321

《灵魂行走时》,克里斯蒂娜·金特里著。


目录
首页
专题
TOP

目录 共79篇

正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