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on Books
埃文图书(创始于1941年)
建立时是为了挑战平装本巨头口袋图书,埃文为大众市场出版再版平装书,简而言之就是许多侦探小说、西部小说和护士浪漫小说。《纽约时报》称之为“大型平装本品牌中最坚定的低档市场供应者”。他们的第一本超级畅销书是凯瑟琳·伍迪维斯的历史情色小说《火焰与花朵》,销量高达250万。哈珀柯林斯(Harper Collins)于1999年并购了埃文。
Bantam Books
矮脚鸡图书(创立于1945年)
企鹅英国公司派遣伊恩和贝蒂·巴兰坦去美国开办分公司。与公司所有者艾伦·莱恩(Allen Lane)分道扬镳后,他们创立了矮脚鸡公司——格洛赛特与邓洛普的平装本分部。1952年,由于财务失败,两人被解雇。奥斯卡·迪斯特尔(Oscar Dystel)接任后很快扭转局面,抢来了畅销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 [66] 、《大白鲨》和《驱魔人》[他将布拉蒂作品的精装本版权卖给了哈珀与罗(Harper & Raw)公司 ] 的平装本版权。1980年,矮脚鸡已是全美国最大的平装本出版公司。1998年并入兰登书屋(Random House)。
Ballantine Books
巴兰坦图书(1952年创立)
伊恩和贝蒂·巴兰坦的下一站,他们创立这家平装本公司是为了同时发行平装本和精装版书籍,成名却是因为他们的奇幻与科幻书系。他们根据接线员的推荐,抢下《魔戒》的平装本版权,因此大发其财。1973年,兰登书屋买下了巴兰坦,1983年,他们合并了福赛特公司(Fawcett)。
Barker, Clive
克莱夫·巴克(1952年出生)
这位英国出生的作家于1984年开始推出六卷本短篇集《鲜血之书》,恐怖小说市场为之震撼。他后来导演了《 养鬼吃人》(Hellraiser )和《夜行骇传》(Nightbreed ),两部电影都基于他的小说;他还写了好几部超长篇黑暗奇幻,例如《编织世界》(Weaveworld )和《伟大秘密秀》(The Great and Secret Show )。
Berkley Books
巴克利图书(1955年创立)
埃文图书的主编和副总裁离开原公司,开创了这家与之竞争的平装本出版社,公司以科幻小说而闻名。1965年,他们成为G.P.帕特南的平装本分公司。1982年,巴克利靠《猎杀红十月》 [67] 挖到金矿,开始出版军事惊悚小说。1996年,企鹅公司买下了普特南,巴克利如今是企鹅-兰登书屋的一个出版品牌。
Bloch, Robert
罗伯特·布洛克(1917—1994)
布洛克是H.P.洛夫克拉夫特追随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他极为多产,出版了几百个短篇和几十部长篇,为《星际迷航》原初剧集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悬疑剧场》写过剧本。他写犯罪和恐怖小说,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1959年的《惊魂记》,小说基于现实中的艾德·盖因凶杀案,是心理学连环杀手故事的先行者。
Brautigam, Don
唐·布劳提根(1946—2008)
布劳提根因为斯蒂芬·金绘制的平装本封面而著名,他为《厄兆》、《神秘火焰》 [68] 《末日逼近》 [69] 和《撒冷镇》绘制了令人惊叹的精致封面,其他优秀作品还有《守夜》 [70] 平装本封面上的五只眼睛、“金属”乐队《傀儡之主》(Master of Puppets ) 和克鲁小丑乐队(Mötley Crüe)《好感觉医生》(Dr.Feelgood )的专辑封面。
Conner, Jeff
杰夫·康诺(1956年出生)
康诺的职业生涯从南加州的一家唱片店起步,他在1981年开创了自己的图书品牌——尖叫出版社,为斯蒂芬·金、拉姆齐·坎贝尔和丹尼斯·艾奇逊出版漂亮的限量精装版,书里往往配有大量插图。他第一个在美国出版了克莱夫·巴克《鲜血之书》精装版。1992年,随着恐怖小说市场崩溃,尖叫出版社也寿终正寝。
Coyne, John
约翰·科因(1937年出生)
科因在写了一堆没人出版的小说后仔细研究《驱魔人》,终于出版了《穿刺》(The Piercing ,1979),一本精心模仿《驱魔人》的圣痕题材小说 。在这本书面世前,他为1978年平淡无奇的恐怖片《遗产》(T he Legacy )写了小说版,销量达到两百万册。《穿刺》和《撕裂》都上了畅销榜,他的下一本小说《淘气鬼》(1981)是一本原创平装本,作者名字印在书名之上。《裹尸布》(The Shroud ,1983)出版后,他和《穿刺》的编辑结婚,声明不再写恐怖小说了。
1986年,他出版了家族传奇《兄弟姐妹》(Brothers and Sisters ),又回去写了三本恐怖小说,然后告别出版界长达十七年。他的新作是高尔夫小说,出版于2007年和 2009年。
Daniels, Les
莱斯·丹尼尔斯(1943—2011)
1978至1991年,丹尼尔斯(Les Daniels)写了五本吸血鬼历史小说,主角唐·塞巴斯蒂安·德比利亚努埃瓦,一位令人愉快的西班牙邪恶贵族,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目睹可怖的历史事件,他的吸血鬼身份因此显得颇为真实——《黑城堡》(The Black Castle )、《银骷髅》、《吸血鬼公民》(Citizen Vampire )、《黄雾》(Yellow Fog )、《未曾流血》(No Blood Spilled )。丹尼尔斯是最早和最优秀的漫画历史编撰者之一,很可能是因为他九岁时他母亲扔掉了他收藏的所有漫画书。
Dell Books
戴尔图书(1942年创立)
最大的杂志和纸浆小说出版商之一,在长期雇员海伦·迈耶(Helen Meyer)的领导下进入平装本领域,她是第一位坐上出版公司总裁位置的女性。它有几本超级畅销书(包括《冷暖人间》 [71] );公司后来推出精装本品牌日冕(Dial),为自己提供原材料。1976年,戴尔出售给双日公司。
Eulo, Ken
肯·尤罗(1939年出生)
他从剧本改写成小说的“石头”三部曲的第一部《褐砂石》感觉像是炒冷饭的《阿米蒂维尔》,但卖了差不多一百万册,衍生出两部续作,《血石》(The Bloodstone ,1981)和《死石》(Deathstone ,1982)。口袋图书放弃恐怖小说之后,尤罗又在托尔图书出版了几本原创平装本,同时为《黄金女郎》(The Golden Girls ) 和《本森》(Benson )之类的电视剧写剧本。1990年代中期,他不再出版新书。
Farris, John
约翰·法里斯(1936年出生)
七八十年代的二线超级巨星,花花公子出版社在1976年出版了他以超感官知觉为题材的大热作品《狂怒》,在此之前他已经写了大量平装本小说(和几本精装本),包括一个黑暗惊悚三部曲。两年后,布莱恩·德·帕尔马导演了《狂怒》的电影版。法里斯是可靠而熟练的类型小说作家的楷模,他在《猎人经过时所有人转过头去》(All Heads Turn When the Hunt Goes By )和《米诺陶》(Minotaur ,1985)这些书里体现出的成熟风格就足以证明,不过他偶尔也会玩得过火,例如《无尽长夜之子》中有一位神父先改行当职业摔跤手后改行当驱魔人,名字还叫爱尔兰鲍勃·奥霍利根。
Fawcett
福赛特(1919年创立)
原先是杂志出版商和分销商,后来转向低俗纸浆读物和漫画,直到1945年与美国文库签订合同,为他们分销名著平装版,于是有了为普通读者出版原创平装本小说的念头。1950年,他们为此开创了金奖章(Gold Medal)品牌,吓坏了文化之门的守护者们。福赛特的版税比其他竞争者更高,很快成了美国第二大平装本出版商,作品目录上有纳博科夫和冯内古特的小说。1977年,想多样化经营的CBS买下了他们,然后将出版篇目在1982年卖给巴兰坦,轻而易举地肢解了公司。
Gray, Linda Crockett
琳达·克罗凯特·格雷(1943年出生)
格雷用数个笔名写作,出版了十来本恐怖小说和五本丑角公司的爱情小说。花花公子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处女作《萨梯》(Satyr ),她的故事从宁静安详到骇人听闻无所不有。1990年的一场车祸剥夺了她的写作能力,现在她以教学为生。
Jensen, Ruby Jean
鲁比·琼·詹森(1927—2010)
常年在斑马图书的目录上出现,詹森出生于密苏里州,从1974年在华纳出版《萨缪尔建造的房屋》(The House That Samael Built )开始写作生涯。她为他们写了四本哥特浪漫小说,1978年转至麦诺图书(Manor Books)后出版了三本神秘题材的小说。她的恐怖小说《听那孩童哭泣》(Hear the Children Cry ,1981)和《多好的一个孩子》(Such a Good Baby ,1982) 分别由莱热和托尔图书出版,1983年她在斑马图书安顿下来,从《妈妈》开始,接连出版了二十本小说。这位多少有点模式化的作家以邪恶孩童题材见长,得到的奖赏是斑马的第一个全息封面——《幻象之屋》(House of Illusions ,1988)。
Klein,T.E.D.
T.E.D.克莱因(1947年出生)
1981至1985年间担任《阴阳魔界》杂志的编辑,克莱因是东北部恐怖小说社群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成员,地位类似于查尔斯·L.格兰特,只是没那么多产——甚至少得多。出版于1984年的小说《仪式》(The Ceremonies )他写了五年时间,被奉为当代经典。他的短篇集《黑暗众神》(Dark Gods )收录了四个中篇,其中的《有角的黑人》(Black Man with a Horn )和《王国的孩子》(Children of the Kingdom ) 被编入多个选集。据说有朝一日他会出版他拖延已久的第二部长篇《夜城》(Nighttown ),它原本定于1989年出版。
Lory, Robert
罗伯特·洛里(1936年出生)
洛里为莱尔·凯尼恩·恩格尔的做书工厂写作,推出了共计十一本的男性冒险系列《约翰·雄鹰:探险家》(John Eagle:The Expeditor ),然后从1973 年开始推出《德古拉恐怖系列》(The Dracula Horror Series )。在这个系列里,德古拉的心脏旁边插了一根木刺,于是被迫为正义力量效命。1974年,洛里向恩格尔推销了一本以黄道十二宫为主题的恐怖短篇集,但恩格尔将《恐怖天宫图》系列拆开卖给了针尖图书。洛里不愿意为针尖图书写作,后者在第四本后取消了这个系列。洛里的日常工作是广告和咨询顾问。
Martin, George R.R.
乔治·R.R.马丁(1948年出生)
在《权力的游戏》 [72] 之前,马丁和托马斯·蒙泰莱奥内还有查尔斯·L.格兰特一样,也是在市场大爆发时进入恐怖小说领域的科幻作家。1979年他令人惊恐的中篇小说《沙王》 [73] 获得了雨果和星云奖,他1982年的吸血鬼小说《热夜之梦》被奉为当代经典。他1983年的《末日小报》(Armageddon Rag )讲述一支1960年代的神秘主义乐队在1980年代重组,小说的商业失败暂时中止了他的作家生涯,他来到好莱坞成为一名电视剧编剧。
Manor Books
麦诺图书(1972年创立)
真人忏悔杂志市场的巨头之一麦克法登通信公司于1961年并购了希尔曼出版公司(Hillman Publications),不情愿地吸收了后者的平装本出版分部,后来在1972年以麦诺图书之名出售。麦诺出版廉价平装本、男性冒险故事和超自然哥特小说,直到1981年停止运营。
Matheson, Richard
理查德·马特森(1926–2013)
马特森很像雷·布拉德伯里,但更加多产,趣味也更偏向纸浆小说,他是20 世纪美国恐怖小说的支柱之一,名下共有二十七部小说和一百多个短篇。他为所有重要剧集写过剧本——《星际迷航》、《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剧场》和《阴阳魔界》;他有三部小说改编成电影——《我是传奇》、《收缩人》(The Shrinking Man )和《古屋传奇》(The Legend of Hell House )。他为罗杰·科曼(Roger Corman)的AIP和英国的哈默影业写剧本,安妮·赖斯和斯蒂芬·金都说他影响了他们的写作。
Monteleone, Thomas F.
托马斯·F.蒙泰莱奥内(1946年出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蒙泰莱奥内和查尔斯·L.格兰特成为了日后的超级经纪人柯比·麦考利的最初两位客户。蒙泰莱奥内在1970年代写了五六本原创平装本科幻小说,1980年代在格兰特的撺掇下转战恐怖领域。他疯狂但行之有效的类型混搭——尤其是 1984年的《夜车》和1987年人狼战黑手党的《幻觉》(Fantasma )——让他成了一名中流长销书作者。1990年代初,托尔图书公司的梅利莎·辛格(Melissa Singer)建议他写一部精装本小说,结果是《羔羊之血》(Blood of the Lamb , 1992),这部高概念惊悚小说大受欢迎,蒙泰莱奥内变身成为一名惊悚作家。
Morrell, David
戴维·莫雷尔(1943年出生)
莫雷尔(David Morrell)的处女作《第一滴血》 [74] (1972)帮助这位加拿大小说家的名声如火箭般蹿起,《时代》杂志斥之为“过度暴力”,电影版由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主演。他的第二部小说是凄惨的复仇惊悚小说《见证》(Testament ,1975)。尽管他的作品里只有极少量的恐怖元素,但整个1970年代他始终被视为恐怖小说大家庭的一员。《图腾》(1979) 是他第一部“真正的”恐怖小说。
New American Library
新美国文库(1948年创立)
新美国文库创立于二战后平装本大爆发的时代,前身是美国企鹅(American Penguin)公司,在企鹅放弃美国市场后被出售和改名。公司的定位是为知识分子出版读物,然而也靠米奇·斯皮兰(Mickey Spillane)的迈克·哈默系列挣了不少钱,同时将詹姆斯·邦德打造成了一个文学帝国。1987年,新美国文库与企鹅合并;到了2016年,他们只在合并后的企鹅兰登书屋旗下出版非小说作品。他们的品牌有印章(Signet)和玛瑙(Onyx)。
New English Library
新英国文库(1961年创立)
洛杉矶的时代镜报集团于1960年收购了新美国文库,同时并购了英国平装本出版公司爱司和四平方(Four Square)以组建新英国文库。1964年,加雷思·鲍威尔(Gareth Powell)出任总经理后,公司超速运转,为寻求廉价刺激而大量出产纸浆小说。新英国文库哺育了恐怖狂潮和青少年市场[他们十八卷本的《光头帮》系列(Skinheads series)从1970年出版到1980 年],封面精致而骇人听闻。1981年,他们被卖给霍德和斯托顿出版社(Hodder & Stoughton),成为后者的大众市场平装本品牌,直到2004年停用。
Paperjacks
纸杰克斯(1971年创立)
加拿大出版与分销巨头综合出版社(General Publishing)创立纸杰克斯是为了向大众市场出版加拿大作家的小说和非小说。到了1978年,他们每个月推出五本新书,包括部分美国进口内容。到1980年代中期,纸杰克斯每年出版四到六本恐怖和科幻小说。1989年,公司准备出售给斑马图书,但后者在最后时刻取消了交易。纸杰克斯从此销声匿迹。
Playboy Press
花花公子出版社(1963年创立)
创立的原意是向市场大量推出花花公子杂志的娱乐读物;1971年,为了提升销量,休·赫夫纳的图书出版公司从新美国文库挖来了迈克·科恩(Mike Cohn),最终每个月能推出三十本大众市场平装本小说。公司创立时面向男性读者,数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976年放弃男性,以恐怖小说和历史情色小说瞄准女性读者。1982年,赫夫纳的女儿克里斯蒂成为花花公司集团的总裁,立刻将图书事业卖给了帕特南。
Pinnacle Books
针尖图书(1969年创立)
由总部设在达拉斯的密歇根通用企业(Michigan General Corporation,移动房屋和水泥管道制造商) 创立,永远缺钱的针尖图书专精于爱情和男性冒险小说。他们的第一部大热畅销书是唐·彭德尔顿(Don Pendleton)的《处刑人》(Executioner )系列(如今已经出到了第 434期)。整个1970年代,公司始终时乖命蹇,他们因为角色的归属权而与其他人争论,和丑角图书的并购被联邦贸易委员会否决,迁址洛杉矶的四年也非常不顺利; 1985年,公司宣布破产。温莎出版公司于1988年买下他们的存书目录,斑马图书在同一年复活了针尖这个出版品牌。它每个月出版一本恐怖小说,直到斑马在1994年前后放弃这个出版计划。针尖如今是肯辛顿旗下的品牌,专门出版西部小说和真实犯罪书籍。
Pocket Books
口袋图书(1938年创立)
作为美国平装本革命的先行者,口袋图书将大众市场平装本的尺寸减小到现今通用的4乘7英寸,使用胶粘代替线装,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它们是第一批在药店和报摊出售的平装本,招致整个产业的嘲笑,直到令人惊愕的销售数字披露为止。1966年,西蒙与舒斯特收购了口袋图书,把它变成旗下的平装本品牌。
Popular Library
流行书库(1942年创立)
由纸浆小说出版商内德·派因斯(Ned Pines)创立时仅出版悬疑题材平装本,四五十年代以下流的封面而著称。他们是CBS收购的第一家平装本出版公司(1971年),1982年被卖给华纳图书。
Ptacek, Kathryn
凯瑟琳·普塔切克(1952年出生)
尽管出生于内布拉斯加,但普塔切克(Kathryn Ptacek)在新墨西哥上了大学,她的十九本小说中有很大一部分讲述西南部、美洲原住民和毒蜥巨怪的故事,其中有《毒蜥!》(1981,署名莱斯·西蒙斯)、《阴影之眼》(1984)和《克奇那》(1986)。她嫁给了查尔斯·L.格兰特,和他一样,除写作外也担任编辑。
Russell, Ray
雷·罗素(1924—1999)
在《驱魔人》出版前,罗素(Ray Russell)已经写出了《对抗撒但的案例》(The Case against Satan ,1963),相比之下不够好,但题材惊人地相似。他1961年的短篇《猎尸者》(Sardonicus )由威廉·卡斯尔拍成了著名电影《猎尸者》(Mr. Sardonicus )。他的小说《梦魔》讲述恶魔用超大号阳具杀死女性,1980年拍成同名电影,由约翰·卡萨维茨主演。
Ryan, Alan
艾伦·瑞安(1943–2011)
瑞安曾是《纽约时报》的书评人,以短篇《床单》进入恐怖小说世界,故事来自他圣诞节期间在梅西百货打短工卖床单的经历,1980年被选入最佳恐怖小说年选。在查尔斯·L.格兰特和朋友托马斯·蒙泰莱奥内及吉尔·鲍曼的鼓励下,他写出并卖掉了他的第一本原创平装本小说《黑豹!》(1981),要价仅6000美元。随后他出版了《杀戮》(1982)、《死白》(1983)和《冷眼相待》(Cast a Cold Eye )以及多个短篇。1990年后他陷入沉寂,直到2011年去世后不久,小说《亚马逊》(Amazonas )出版。
Saul, John
约翰·索尔(1942年出生)
一位原创平装本作家。1976年,他是一名挣扎奋斗的剧作家和威斯康星州一家药物成瘾治疗机构的员工,戴尔公司退回了他的一本小说,但问他能不能写一本心理惊悚小说。他们买下写出的大纲,他只用二十八天就写出了《孩童受难》。小说以平装本出版,辅以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营销,销量高达120万册。从此以后,索尔每年都会产出一本畅销书,通常不是孩童身陷险境就是孩童杀人。他的小说销量总在100万左右。
Schoell, William
威廉·舍勒(1951年出生)
1984至1989年间,舍勒为L eisure图书写了六部原创平装本小说——《撒但的新娘》、《蜥蜴》(Saurian )、《龙》(The Dragon )、《战栗》(Shivers )、《深夜》(Late at Night )和《地狱的种子》(Spawn of Hell )——都是C级娱乐产品,尽管他并不喜欢莱热公司给它们贴上的平淡书名。舍勒转到圣马丁出版了《契约》(The Pact ,1988)和《致命美丽》,但圣马丁几乎一夜之间就关闭了恐怖小说产品线,两本书遭到冷遇。如今舍勒写非小说作品,包括《鼠帮》(The Rat Pack ,1998)和《我无所不能:小萨米·戴维斯的故事》(I Can Do Anything: The Sammy Davis Jr. Story ,2004)。
Sharman, Nick
尼克·沙曼(1952年出生)
斯科特·格伦马克(Scott Grønmark) 出生于挪威,在新英国文库负责公关,后来用笔名尼克·沙曼为他们写了八部小说,第一部是1977年的《猫群》。他的情节更接近谋杀悬疑故事,而不是传统的恐怖小说。在加入BBC电台之前,他出版了最后一本恐怖小说《下一代》(1986)。
Straub, Peter
彼得·斯陶伯(1943年出生)
在七八十年代与斯蒂芬·金地位相仿,专写又厚又重的大书,然后印成又厚又重的畅销平装本,而且同样喜欢给其他恐怖小说作家写推荐词。他的职业生涯从文学小说起步,但从第三本小说——鬼故事《茱莉亚》(Julia ,1975)——就开始改走恐怖路线了;第五本小说《鬼故事》(Ghost Story , 1979)大获成功。他的风格优雅而素朴,文字在恐怖小说界无疑是最精致的那种,因此巨大的销量显得格外异乎寻常。
Teason, William
威廉·提森(1922—2003)
业内最受喜爱和最多产的封面艺术家之一。提森的第一个重大突破是戴尔聘用他为一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绘制封面。戴尔在合同中禁止他在封面中描绘小说里的任何一名角色,提森基于线索的静物画赢得赞誉,他后来为戴尔绘制了150多幅克里斯蒂作品的封面。提森技艺精湛,曾被称为最优秀但无人知晓的美国插画师,他从挂在画廊里的艺术品到斑马图书的骷髅封面什么都画。
Tem, Melanie
梅拉妮·泰姆(1949—2015)
梅兰妮·库巴契科 (Melanie Kubachko)和作家斯蒂夫·拉斯尼奇(Steve Rasnic)结婚后,两人共用姓氏泰姆。她的早期作品均由深渊出版:《浪子》(1991)、《血月》(Blood Moon ,1992)、《野生》(Wildling ,1992)和《亡魂》(Revenant ,1994)。她的作品以家庭内的恐怖事件为核心,现已出版十五部小说。
Tor Books
托尔图书(1980年创立)
汤姆·多尔蒂(Tom Doherty)离开科幻小说出版商爱司图书后,立刻创立了托尔这家以出版科幻作品为主的原创平装本出版公司。到1986年,托尔每年出版137本书,在平装本分销商针尖图书宣布破产后,由于现金流问题出售给了圣马丁出版公司。多尔蒂留在托尔公司,现在依然是麦克米兰(Macmillan)旗下的科幻出版品牌。
Tuttle, Lisa
丽莎·塔特尔(1952年出生)
和她这一辈的许多作家一样,塔特尔在科幻领域从备受尊重的短篇小说作家起步;1981,她和乔治·R.R.马丁合著了>《风港》 [75] ;柯比·麦考利开创性的《黑暗力量》选集中收录了她的一个短篇,她于是转入恐怖小说领域写作。在此之后,她在类型之间跳来跳去,写出了《家族精灵》(Familiar Spirit ,1983)和《加百列》(Gabriel ,1987)等佳作和短篇集《噩梦巢穴》(Nest of Nightmares ,1986)。她是唯一一位拒领星云奖的作家。
Wallace, Patricia
帕特里夏·华莱士(1949年出生)
帕特里夏·华莱士在1982至1992年间只为斑马写作,出版的十一本小说不是医学惊悚就是孩童遇险题材(有时两者兼顾),包括《感染》(The Taint )、《儿童病房》、《星期一的孩子》(Monday's Child ) 和《水婴》(The Water Baby )。1988至 1994年间,她还写了四本以私家侦探西德尼·布莱恩特为主角的悬疑小说。她的本名是帕特里夏·华莱士·埃斯特拉达(Patricia Wallace Estrada)。
Wheatley, Dennis
丹尼斯·惠特利(1897—1977)
随着他的第一本神秘题材小说《魔鬼出击》(The Devil Rides Out ,1934)出版,惠特利成了1930到1950年代英国最伟大的恐怖小说作家,年销量都在百万以上。他的作品有多部被改编成电影——包括《给魔鬼一个女儿》(1953)和《托比·贾格鬼屋事件》(The Haunting of Toby Jugg ,1948),经常以新封面再版(《魔鬼出击》的平装本从1969到1991再版了 12次)。惠特利是个极端保守主义的自大狂,担心英国会在他死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Williamson, J.N.
J.N.威廉森(1932—2005)
杰拉尔德·“杰瑞”·尼尔·威廉森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没有哪个潮流是他无法模仿的。他写了四十部小说,主要在莱热和斑马这种公司出版。他的作品包括鬼屋小说[《鬼宅》(Ghost Mansion ,1981)]、可怖孩童小说[《玩伴》(Playmates ,1982)]和飞碟小说[《兄弟种类》(1982)],大部分是其他小说添油加醋或偷工减料的模仿品。他偶尔也能写出某种疯狂的堂皇感——《先兆》(The Premonition ,1981)、《兄弟种类》——然而恐怕只是意外。
Wright,T.M.
T.M.赖特(1947—2015)
特伦斯·“特里”·迈克尔·赖特的职业生涯从小说《怪种》(1978年精装本,1980年平装本)起步,斯蒂芬·金热情洋溢地为之鼓吹。赖特著有二十四部小说,拥有一定数量的追随者。他的《曼哈顿鬼故事》(1984)和《怪种》五部曲编织出某种静谧但隐约不对劲的魔咒,未必会吸引所有读者,但确实令人不安。
Yarbro, Chelsea Quinn
切尔西·奎因·亚布罗(1942年出生)
2003年世界恐怖大会授予她大师称号,亚布罗以她的圣日耳曼吸血鬼系列而著称。她笔下的圣日耳曼伯爵是个四千岁的吸血鬼,一位既浪漫又性感的哥特海报男模,从1978年《特兰斯瓦尼亚旅馆》(Hotel Transylvania )开始的二十五部小说讲述了他自古埃及到战后巴黎的种种复杂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