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金太脑子里还记得妖怪的事,随着鲫鱼接连上钩,他也忘了这些琐事,铆足劲拼命钓鱼。直到附近寺院的钟声传来,他才回神抬头。此时初十的月亮,已升到池塘西边的芦苇叶上。
从本所[1]的御竹藏[2]往东走,碰到第四条路,有个原本是成衣厂的地方,如今已成了一座灵骨塔。这里附近有个大池塘,它正是本所七大不可思议之一的“置行堀”。这个池塘里有很多鲫鱼和鲶鱼,也有人去钓。只不过当钓客钓了一天的鱼,准备打道回府时,不知何处总会传来“留下它,留下它……”的声音。据说胆小的钓客会从鱼篓里把钓到的鱼倒出来,然后赶紧落荒而逃;胆大的钓客则会认为是风吹草动之类所造成的错觉,而就在他们打算不以为意地踏上归途时,怪事就发生了——有时是三个小孩或一个小孩,有时是辘轳首[3]或独脚伞妖[4]出现,挡住钓客的去路。这时就算钓客再怎么大胆,也会全身发抖地丢下鱼,甚至连鱼篓和鱼竿都不要,连滚带爬地逃回来。
有个很爱钓鱼的年轻人,名叫金太。他听说置行堀有很多鲫鱼,便决定过去小试身手。途中走过两国桥时,他遇见了一位认识的老人。
“哎呀,金哥要去钓鱼啊?去哪里钓啊?”
“去御竹藏的池塘啊!不是听说那里今年有很多鲫鱼吗?”
“那里应该有不少鲫鱼和鲶鱼,但那里去不得。那里有妖怪啊!”
金太也曾耳闻置行堀的恐怖故事。
“要是妖怪出现,我就顺便连它们一起钓吧!以现在的行情,如果我能钓到一只伞妖,保准能卖个好价钱。”
“还谈什么价不价钱的?要是它吸住你的头,那该怎么办啊?你要钓鱼的话,还是到别处去吧!那种邪门的地方,还是少去为妙。”
“开什么玩笑?我没问题,我有神田明神保佑。”
“那你就去吧。不过,可千万别待到天黑啊!”
“要是钓得到鱼的话,今晚还能在那里赏月呢!”
“我是说真的。你可别不听老人言,小心吃亏在眼前啊!”
“嗯,我会小心的。”
金太笑着向老人道别,继续往池塘前进。来到池塘附近时,午间微风吹得芦苇叶沙沙作响。起初金太脑子里还记得妖怪的事,随着鲫鱼接连上钩,他也忘了这些琐事,铆足劲拼命钓鱼。直到附近寺院的钟声传来,他才回神抬头。此时初十的月亮,已升到池塘西边的芦苇叶上。
金太收起手边的三根钓竿,卷起钓线,再拿起泡在水里的鱼篓。鱼篓里的鱼,重量逾一贯两[5]。
“真重啊!”
金太一手拿着钓竿,一手拿着鱼篓。这时,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人说话似的声音。
“留下它,留下它……”
金太停下了准备离去的脚步。
“留下它,留下它……”
金太突然语带轻蔑地说:“你在说什么鬼话?别开玩笑了!去吃屎吧!”
金太快步往前走,孰料这时又传来“留下它……”的声音。
“又来了!你到底在说什么鬼话?我怎么可能留下这么肥美的鲫鱼?别开玩笑了。管你是狸还是狐,看不惯我把鱼带走的话,就变个独脚伞妖来看看啊!”
金太觉得浑身不对劲,不敢停下脚步。这时,有东西翩然出现在金太眼前——它貌似人类,但不是独脚伞妖。
“怎样?”
幽微的月光,映照着野篦[6]那张既没眼也没鼻的苍白脸庞。
“是我啊,金太兄。”
金太顿时慌了手脚,但还是力持镇定。他拔腿就跑,还不忘抓紧鱼篓和钓竿,以免把这些战利品留下。而那一声声“留下它……”,还不断地从他身后传来。
“说什么鬼话!”
金太一路向前狂奔,总算远离了池塘边。这时,金太发现了一家茶馆,刚才来的时候都没注意到它。这家茶馆的出现,让金太顿时松了一口气。他毫不迟疑地走了进去。
“来人啊,能不能给我来杯茶?”
茶馆里点着有如行灯般微暗的灯。有个老人冷不防地从土间一隅走了出来。
“欢迎、欢迎,请坐啊!”
金太把钓竿竖着放在门口,走到土间旁的位子坐下,并把手上的鱼篓放在脚边。老人紧盯着金太猛看。
“您去钓鱼回来啦?”
“是啊!我去那边的池塘钓鱼。老伯,我看到怪东西了。”
“什么怪东西?”
“妖怪啊!既没眼也没鼻的野篦。”
“啊!既没眼也没鼻的野篦?是不是像这样?”
老人一边说,一只手跟着滑过脸庞。说时迟,那时快,老人竟变成了脸上既没眼也没鼻的野篦。金太尖叫着逃离现场,鱼篓和钓竿就这么留在原地没带走。
注释:
[1] 东京墨田区的地名。译者注。
[2] 江户时代幕府用来储放木材等建筑资材的地方。译者注。
[3] 日本鬼怪故事中常见的长颈妖怪。译者注。
[4] 自江户时代起,常出现在大众娱乐作品中的妖怪。译者注。
[5] 古代日本重量单位,一两是3.75克,一贯两是一千两,约等于3.75公斤。译者注。
[6] 日本古代传说中常出现的妖怪,外形像人类,但脸上没有眼、口、鼻。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