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祈福法会《苗疆蛊事 全集》|鬼话连篇网,一个分享鬼故事的网站
正在加载下一篇,请稍等...
《苗疆蛊事 全集》第三十一卷 顶级道门
第二十章 祈福法会

落雷之后,广场上一片狼藉,有清池宫中的弟子前来收拾残局,也有头戴白色头巾的道人前来给那些被雷电劈晕的阵中剑手把脉。所幸经过杨知修的防护,这些人都只是表面漆黑,身体发麻而动弹不得,并没什么要紧的伤,休养几天便好了。

瞧见这些剑手在清池宫弟子的引领下,朝着侧殿颓然离开,梅浪缓步踱到了杂毛小道旁边,轻声问道:“萧克明,倘若不是话事人引发神力防备,你是不是就真的将这落雷,击在了这些同门身上?”

这问题有些诛心。大师兄眉头一皱,刚要发话,杂毛小道哈哈一笑,说怎么可能?我虽然离开茅山十年,但并不是不知道三茅峰上,清池宫中,有防止强力攻击的手段,我这小小的一个引雷术便能够在这大殿之前随意杀人,那么我茅山的底蕴,是不是也太过于浅薄了?

听到杂毛小道的回答,梅长老也笑了。他伸出手,拍了拍杂毛小道的肩膀,说:“不错,小伙子,出去十余年,你终于有了些长进,至少不会像以前一般莽撞了,可喜、可贺。”

说完这些话,梅长老离开。此时日头正高,大典也告一段落,长老们自然都前往后院去商量要事,并且吃些斋饭。大师兄被一个道童叫走了,符钧也在与我们点头招呼之后,随着一个道童朝后殿行去。一同离开的,还有一些和他们两人一般比较有地位的门中弟子。在主事人纷纷离开之后,大殿前便跟我们以前读书时早操散场一样,大家三三两两地围作一团,气氛一下子就显得热闹起来。

我和杂毛小道没有资格入后殿,便在广场东侧一处悬空木台的石桌前落座,屁股刚刚挨着石凳,之前我们在登山石道的路上碰到的络腮胡子庞华森、英俊小生李云起、黄脸汉子朱睿和美女道姑程莉,以及一些相熟的同门便纷纷上前来祝贺,好是一番热闹。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很现实的。此前虽然杂毛小道跟着大师兄而得到了大家的寒暄问候,但是并不代表在他们心中,真正地认同这个当年功力尽废被逐出茅山的曾经同门。修为分两种,一种是境界,一种是实力。这境界之分,实在很难看出是装波伊还是真高人,不过实力,却可以实打实地瞧出来,杂毛小道刚才露出来的那两手,一项飞剑,一项引雷、都是顶端的道法,让人仰望的手段,而他以一人之力,硬生生破了杨坤鹏这些二代弟子组成的大三才阵,更是让人震惊。

杂毛小道刚才几乎被杨知修逼到了绝路,绝地反击,反而一战成名,以一种极为强势的态度,重归茅山,这样的势头让他实实在在地证明了自己,所有可能会有疑问的茅山弟子,都会选择乖乖地闭上自己的嘴巴。

围着杂毛小道的这些人,大部分都对他刚才在九九归元阵中所使出来的手段相当好奇,问这些都是怎么得来的?杂毛小道与这些人其实都是从小熟络的好友,也并不隐瞒,只说飞剑乃观摩仿制青城山老君观李腾飞的除魔而篆刻,后来又偶得剑灵灌注,实属幸运。至于引雷之术,也是因为这雷击桃木剑本身的属性,而他也是揣摩本门传言已久的神剑引雷术许久,弄出来的山寨版而已。

他这说法半真半假,不过也端的是幸运至极,让人心生羡慕。李云起忍不住心中好奇,问能不能摸一下这把神奇的剑。他这辈子,都没有见过真正的飞剑呢。

对于一些偏执的剑客,手中的剑,是其最珍爱的小伙伴,整日以身养剑,旁人是碰不得的,不过杂毛小道并不是那种把剑当做是老婆的人,只是发出了奇怪的笑声,说好,你若想,给你便是。

杂毛小道将雷罚从身后取出来,转过剑尖,将剑柄递给李云起。

在众人的羡慕眼光中,李云起抿了抿嘴唇,略微激动地伸手去拿那泛着暗金色光芒的雷罚,然而他的手一摸到那红线缠绕的剑柄,便“啊”的一声大叫,飞快地收回手来,面上一阵焦黄,十分郁闷,问这是咋回事啊?旁人瞧见,哈哈大笑,美女道姑程莉说:“云起,你傻啊,但凡飞剑,上面必有剑灵在身,倘若是旁人摸了,又不熟悉,自然以为是敌人,不刺你刺谁呢?”

虽然被众人嘲笑,但李云起是个好脾气,搓了搓手,说:“不错,疼虽疼,但是咱也算是摸过飞剑的人了,以后给自家徒弟侃大山的时候,你们可都要给我作证啊?”

听到李云起这般一说,那些还在嘲笑他的人顿时都露出了意动的神色。是啊,飞剑啊,这东西,都只是在传说中听到过,现实中能够摸一下,确实也是有炫耀的资格了。想到这里,程莉拍了拍杂毛小道的肩膀,说:“小明,你安抚一下剑灵,让师姐我也摸一摸。”

听到还有这办法,旁人也纷纷出言,都想摸上一摸,看看是不是跟传说中的一模一样。

瞧着这一伙传说中的茅山高人跟参观动物园的游客一般,我不由得笑了。其实人性是相通的,因为不了解,所以会显得神秘。当然,作为修行者,自然要比普通人在心性上面更加收敛,也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退出人群,凭栏四望,感觉这三茅峰上,雷劈过后,空气很好,那游离的阳离子让人心旷神怡。

太阳升到了头顶,蓝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如同一块镜子,纯净得让人想要沉溺进去。

广场上的诸峰弟子渐渐散去,我的心情好得很,感觉这天下之大,终于可以想去便去了。不过瞧到围着杂毛小道的一干人等,我的心里面又有些迷茫。

我身上的冤屈得雪,杂毛小道也能够重归山门了,那么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就要分离了?

一想到这个可能,我的心中不由得就空落落的,三年多来,我已经习惯了这个时而疲赖、时而给力的好兄弟一直陪在我的身边。在无数次生死历险中,我们已经结下了最深厚的友情,他就仿佛我的家人一般,不离不弃——可是现在,他重归了自己来的地方,我们就要分离了……

瞧着面前这番热闹的场景,我突然感觉自己有些孤独,这些茅山弟子会认同自己曾经的同门,但是却不会认同一个来自苗疆蛮夷之地的家伙,而且这个家伙还是耸人听闻的养蛊人,所以除了少数知情人之外,其余的茅山弟子对我也仅仅只是礼貌性的客气,并没有太多的亲热之意。很多人甚至觉得我出现在这道场中,简直就是多余。

当然,在外面闯荡多年,我并不会如忧郁少年一般郁郁寡欢,这心思也仅仅只是一闪而过,并不多想。一番喧闹之后,有清池宫的弟子过来招呼我们,前往饭舍用餐。

阶层分级哪儿都有,茅山也不例外。前往清池宫的饭舍途中有一个广场,我看到上面支棱起了四口大锅,里面不知道熬煮着什么,反正热气腾腾,传来了让人食指大动的香味,有红薯、有菌类,还有米饭之类的——茅山弟子虽然可以吃肉食,但是今天是祭天的日子,还是需要戒荤的。广场周围,靠墙蹲着一排三代、四代弟子,捧着大碗和筷子在大快朵颐。至于我们,自有人领着来到饭舍里面,四方桌、长条凳、小碟的咸菜一应俱有,服务倒也还贴切。

伙食跟外面的一样,不过是小灶,似乎要精美一些,道士们大多奉行食不语的原则,所以吃得倒挺快。完了之后,有人到风景好的树影下打坐休息,有的则找一僻静角落,三三两两聊天。大师兄一直没有出现,我便跟着杂毛小道走。午时末,所有人养精蓄锐完毕之后,大典最后的仪式,为掌门人陶晋鸿祈福出关的法会便开始了。

道场的法会,自然是各色道家法器一应俱全,而诸般仪式过场都一一登场,这些说起来比较繁冗沉闷,便不赘叙,不过几百人一同念诵经文祈福的场面倒是蔚为壮观,那经文声从山巅升起,在群山中回荡,气势惊人。

杂毛小道重归了山门,也有义务念诵,而我在此是一个无用之人,便坐在他的旁边不远处,不多言,闭目感受这种宏大的场面,体会道家天地之中的感动。

场中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

今日,陶晋鸿究竟能够出关么?


目录
首页
专题
TOP

目录 共1358篇

正序 关闭
第十四卷 降头术,麒麟胎
第十九卷 巴东叙事
第二十三卷 生死试炼
第二十六卷 酆都鬼事
第二十七卷 亡命天涯
第二十八卷 藏边鬼妖
第二十九卷 工厂诡事
第三十卷 神仙诡地
第三十一卷 顶级道门
第三十三卷 南洋风云再起
第三十五卷 洞庭龙宫
第三十七卷 邪灵乱
终章 毁灭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