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 说鱼《暗夜千羽:中国古代惊世悬疑档案》|鬼话连篇网,一个分享鬼故事的网站
正在加载下一篇,请稍等...
《暗夜千羽:中国古代惊世悬疑档案》
038 说鱼

1、横公鱼

北方的荒野中有一个大湖,方圆千里左右,深不可测,就是近岸的地方,也有五丈多深。

这个湖,一年四季,绝大部分时间都冻得结结实实,只在夏至左右两个月左右才解冻,当地人也把这个湖称为石湖。

石湖里面盛产一种鱼,这种鱼叫做横公鱼。鱼长七、八尺,状似鲤鱼,而身体呈赤红色。

它白天深藏于水底,夜晚则走上岸来,化身为人。

身上的鳞甲极厚,即便用最锋利的武器,也没有办法刺进分毫。投进盛满水的锅里,烧大火紧煮,水面从翻花到沸腾,横公鱼跟什么事也没有似的,照样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难道,这鱼真就刀枪不入,整不熟煮不烂,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非也。拿乌梅两枚,投入水中,煮上一会儿,这鱼就皮肉松懈,成为一锅鲜美的鱼汤了。

可是,这样鱼汤,纵然美味,总是带着那么点惊悚的色彩,谁又敢当真去喝呢?(出《神异录》)

2、鹿子鱼

鹿子鱼生在岭南,身体红色,尾和鳍上都有赤黄色的鹿斑。

这种鱼的产地是罗州。罗州南部有海,海中有一片沙洲,每年初夏之交,这种鱼就从海里跳到沙洲上,化身为鹿。

曾经有一个人,出海的的时候拾得一条鹿子鱼。头和身子的大半,已经变为鹿,尾巴却仍是鱼的样子。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阻止了它的变化。

南方人说,鱼化为鹿后,肉就变腥了,很不好吃。

假如这种鱼是真的,我们岂非又找到了一种水陆两栖动物!

(出《岭表录异》)

3、鲫鱼

鲫鱼是水产里非常常见的鱼类,我要说的这种鲫鱼,却与一般的鲫鱼有点差别。

这种鲫鱼出产于东南海域中的祖州,它身长八尺,体态庞大,肉味鲜美,吃了以后,能够抵御酷暑和狂风。单看它的形体,却与江河里面的小型鲫鱼一般无二。

据说,浔阳有青林湖,也产这种鱼。湖里的鲫鱼,大的约有二尺左右,小的也有一尺来长,味道肥美无比,是宴客送礼的佳品。这种鲫鱼同前者相似,也有避寒止热之功效。

4、印鱼

《酉阳杂俎》里面记载了一种鱼,叫做印鱼。这种鱼头顶,有一块四四方方的纹路,就像官老爷手中的大印一般。印上还有字,只是,谁也不认识那究竟是什么。

海里的大鱼,将死的时候,印鱼便用自己头顶的印,在大鱼身上盖个章,过不了多久,那大鱼,就会失去生命的迹象,就仿佛,印鱼掌管着生死簿似的。

5、天牛鱼

天牛鱼身长、宽各有一丈多,眼大如斗,嘴长在肋下,没有嘴唇,两排如钢刀似的利齿,明晃晃地露在外面,看着令人心底生寒。天牛鱼的头顶生有两只鹿角,粗细如同人的手臂,背有双翼,长六尺左右,尾巴长约五尺。

如你所见,这种鱼的长相甚为奇异,事实上,这也正是我写下来和大家分享的原因。(出《南越记》)

6、懒妇鱼

淮南有懒妇鱼,相传,从前有一户人家姓杨,儿子娶了个媳妇,为人很是勤快,这媳妇虽然忙里忙外,很少停下来歇息,可是,在婆婆的眼里,她的工作量,还远远没有达到她的要求,整天拿话敲打媳妇,有时候性子上来,还伸手去打。

这暗无天日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媳妇一时想不开,就跳水自尽了,死后,化身为鱼。

据说,这种鱼身上的油脂可以用来点灯。假如击鼓、弹琴、下棋时用懒妇鱼的油脂点灯,整间屋子都被照得明亮异常,但是,倘若是妇人纺织,用它来昭明,那么光亮马上就会变得暗淡,根本看不清织机上的线。

由此看来,懒妇鱼本身并不懒,它是给别的同它一样命苦的女子提供歇息的机会啊!(出《述异记》)

7、剑鱼

有一种鱼叫做剑鱼,据说是活了有一千年的海鱼变化而成。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琵琶鱼,因为外形像琵琶,鸣叫声也比较动听,故此得名。

还有一种鱼叫做虎鱼,老了就变成蛟龙。而江河中那些密密匝匝,成群游来游去的小鱼,能够变成遮天蔽日的蝗虫,到处吃五谷。若它们能活一百岁,就变成老鼠了!

这些传说,生动地印证了生物学家的一个论点……陆地上所有的生命,都起源于海洋!^_^


目录
首页
专题
TOP

目录 共101篇

正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