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 求佛《暗夜千羽:中国古代惊世悬疑档案》|鬼话连篇网,一个分享鬼故事的网站
正在加载下一篇,请稍等...
《暗夜千羽:中国古代惊世悬疑档案》
064 求佛

唐朝坊州中部县县令长孙甲家,全家笃信佛教。

长孙氏的信仰,极为虔诚。家人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净手、洁面,踱至佛堂,撤掉昨天的清供,在佛前换上清水,燃起旃檀,以香花、果品、供奉。

青烟腾起,黄色的帷帐之后,佛的面容在动荡的光影中明明灭灭,仿佛自昨夜的假寐中惊醒,脸上,是亘古不变的,神秘的微笑。

敛目合十,口诵经文:愿我佛佑护长孙氏人丁兴旺,福泽绵长,一切魔障妖祟邪不可侵,往生之后,合家大小,脱离三途六道,上升天堂,得予龙华三会,值佛闻法……

在中部县的居士中,没有人对佛的信奉,能比长孙家更虔敬。

这样全心全意,旷日持久的礼拜祈请,远在西天的佛祖,也应该有所感应吧。

没想到,佛真的有了感应。那一天,全家人正在进行斋戒之时,忽然看见五色的祥云,自虚空中神秘的涌现。

天空高远澄澈,自无边的苍穹中,生出缤纷络绎的香花,铺天盖地,迷了人的眼。

一位菩萨的真容,在五彩祥云中若隐若现,牵引着众人的眼睛。只见他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顶,身披袈裟,左手持青色莲花,右手执一柄宝剑,胯下是一头威猛的狮子。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众人纷纷惊叫。

菩萨脚下的云朵,在飞速移动,不一会儿,便来到了长孙家的屋檐旁边,停在那里,凝然不动。

长孙家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猝不及防地击中,齐齐跪在地上,重重地叩头,请求文殊菩萨降临长孙氏的佛堂。

云气浮动,变化出无穷无尽的奇丽幻象,摄魂夺魄,众人皆为之迷醉,高声唱诵佛号,继续叩头在地,过了好一会儿,似乎终于被长孙家的虔诚感动,云头徐徐下降,菩萨降至佛堂。

长孙氏奔走相告,这数十年如一日的吃斋念佛,礼拜祷请,终于没有白费,菩萨降临,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认肯。现在,使出浑身解数,让菩萨在他们家多留驻几天,以增长善根,他日之后,得大果报,就是他们家人的最大希冀。

只有一个人,对此事半信半疑。这个人,就是长孙甲的儿子。在全家人都如痴如狂时,只有这个年轻人,还保持着清醒。

文殊菩萨为华严三圣之一,长伴如来左右,怎么会轻易降至人间。根据他以前读过的佛典,菩萨深入民间,摄化有缘人时,常示同凡人,随机说法,普度众生,怎么会如此兴师动众,而且,独独对长孙氏青眼有加,留连不去。

不是什么妖祟化作菩萨样貌来骗吃骗喝吧!

这年轻人颇有心计,也没当面点破,而是瞒着家人,悄悄来到京师,寻访高道。听人说,有一个道士降妖捉怪颇有效验,千方百计地寻了来,一同赶回中部县。到家之后,稍事休息,便开始设坛做法。果不其然,道士刚念了几声咒语,那盘腿坐在供桌上的菩萨,便大叫一声,跌倒在地,化为一只狐狸。

那狐狸跃起身子,想要逃跑,道士手持宝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狐狸刺去,白光一闪,正中其身。狐狸在血泊里抽搐了几下,便一动不动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长孙家的人目瞪口呆。

道士将宝剑横在嘴边,吹掉上面的血滴,伸出手指,在上面弹了弹。

长孙氏之子明白,这除魔可不能白除,得拿出真金白银来。他按照事先讲好的价钱,给了这道士一匹马,银钱五十千。

价钱是高了点儿,不过,那妖狐从此便不能作祟,欺辱长孙氏,总是值得的。

这件事就算过去了,经此一事,长孙家对于佛教的虔诚,丝毫未减。依然是长斋、念佛,无怨无悔地恪守着在家信徒所能奉持的戒约。

没想到,十余日之后,又有菩萨乘云驾临。

依然是天花乱坠,云霞千丈,光华耀眼。众人的视线,隔着如雨般坠落的香花,恍惚中,仿佛看到菩萨那隐藏在云雾中的庄严面目。

须臾之间,云雾散去,菩萨那澄明的目光,徐徐下视:

「本座自灵鹫山,王舍城而来!闻听长孙家一心向佛,却为妖狐所欺,特以真身示之,望长孙氏以修持为念,心无退转……」

啊!灵鹫山,王舍城,那是传说中的西方极乐世界,佛国净土,庄严宝地。至善至美,灵妙净雅。山中有琉璃宝树,遍地的香华。各种美丽的禽鸟,白鹤,孔雀,迦陵频伽,自在来去。菩萨、罗汉头顶圆光,于虚空中,御风而行。那是世人修持的终极追求!

他们的向佛之心,终于惊动了西天的佛祖,菩萨下界,现以真身,就是明证。

菩萨的风神,仰之弥高,光芒万丈。

是什么样的因缘与果报,能得菩萨莅临,为他们宣说佛法,驱除修行中的执念与迷误,等成正觉。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全家人双手合十,请求几日的供奉。居然得偿所愿。

看见家人那如痴如醉的模样,长孙家的儿子气就不打一处来。这都是什么人啊,吃了亏也不知道长记性,前一个菩萨是假的,这一个,难道就是真的?他私下派家里的仆人,骑上快马,日夜兼程,到京城去,再把道士请来。

道士如约而至,摆开阵仗,口诵禁咒。忙活了十来天,菩萨仍象他刚来时一样,纹丝不动。

道士急得大汗淋漓,对方若真是菩萨,这些天以来,自己行符做法,多有冒犯,可如何是好!

菩萨垂目下视,目光悲悯,却又澄明智慧,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道:

「你还有什么法术,尽管使出来吧!」

道士抹了抹额角的汗水,低下头,老老实实地说:「贫道法术已尽!」

「连日来,你如此冒犯本座,该打!」

道士吓得浑身颤抖,差点膝盖一软,跪下身去。

「你也是修炼之人,应是熟读道经,知道有个狐刚子吗?」菩萨问道。

「知道,知道!」道士忙答。

「嘿嘿,狐刚子,就是我!我成仙以来,已历三万年。你是道士,当寻个清净之处,刻苦修炼,缘何杀生?我的子孙,罪不至死,却为你所杀,岂能饶你性命?」

说罢,从虚空中降下一根拐杖,劈头盖脑地朝道士打去。道士抱头鼠窜,东躲西藏,然而,那拐杖仿佛长了眼睛,无论他跑到哪里,都能准确无误地敲下去,打得道士鼻青脸肿,狼哭鬼嚎。

打了足足有一百下,狐刚子才收回拐杖。道士倒在地上,口吐白沫,艰难地喘息着。

「今日,就饶你一命,切记,不可随意杀生!」

道士说不出话来,只是拼命地点头。

他又对楞在中庭的长孙甲说:

「我的子孙无状,给阁下添了不少麻烦,在下惭愧至极。以后,当令君永离祸患,以作为报偿!」

说罢,又转过头来,对倒在地上的道士说:

「赶快把马和钱还给人家!麻溜地,知道不?」(请用东北方言读这句话)

说完,便biu的一声飞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狐狸也可成仙,狐狸的祖师爷爷,就是这个叫狐刚子的老头儿。

这老狐狸在其他有关狐狸的故事里,也屡次出现,不过,大多是跑跑龙套,很少象这个故事一样,担任主角。

每一次出场,都以令人出乎预料的形态出现。都是为他的狐子狐孙们撑腰,打气,排忧解难。不过,同这一次一样,向来是赏罚分明,从不护短。

狐狸们有这么个长辈,该是多么幸福,多么有利于成长及身心健康的一件事啊。

想象中,这该是类似于《射雕英雄传》中的老顽童的角色,五短身材,武艺高超,童心未泯,嬉皮笑脸。却又比老顽童有正事儿,能担事儿。

人有人瑞,这就是传说中的「狐瑞」吧!

(出《广异记》)


目录
首页
专题
TOP

目录 共101篇

正序 关闭